近日,复旦大学附属眼耳鼻喉科医院洪佳旭教授团队在国际知名期刊发表重要研究成果,首次系统揭示中药活性成分山奈酚通过调控IDH3B/CCAR2/IKBKB分子轴,有效缓解干眼疾病的炎症反应与细胞凋亡。这项研究不仅深入解析了干眼病的分子机制,更展现了中西医结合在眼科疾病治疗领域的独特优势和应用前景。
干眼症作为一种常见的慢性眼表疾病,全球发病率持续攀升。当前临床治疗主要依赖人工泪液和抗炎药物,但存在疗效有限、长期使用副作用明显等问题。洪佳旭团队从中药传统智慧中寻找突破口,选择在金银花、蒲公英、桑叶、菊花等中药中广泛存在的黄酮类化合物山奈酚作为研究对象,运用现代分子生物学技术探索其治疗潜力。
研究团队通过蛋白质组学筛选和体内试验、体外试验实验,首次发现山奈酚能够特异性结合IDH3B蛋白,进而调控CCAR2的表达,最终抑制IKBKB/NF-κB信号通路的过度激活。这一机制的阐明,为理解山奈酚的抗炎作用提供了全新的分子视角。
在动物模型实验中,研究人员使用山奈酚灌胃。结果显示,山奈酚能显著改善干眼模型的泪液分泌量、延长泪膜破裂时间,并有效修复角膜上皮损伤。此外,山奈酚能下调IL-1β、ATP、Caspase-3的表达,同时促进人角膜上皮细胞的存活。
洪佳旭表示,这项研究是中西医结合理念的生动实践。团队从中医“清热滋阴润目”的理论出发,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揭示了山奈酚的作用靶点和信号通路,实现了从传统经验到分子机制的跨越。
研究团队还发现,山奈酚与其他中药活性成分可能存在协同效应,这为开发复方中药滴眼液提供了新思路。相比化学药物,山奈酚作为天然产物具有更好的生物相容性和安全性,特别适合干眼症这种需要长期治疗的慢性疾病。据悉,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探索中药活性成分在眼表疾病治疗中的应用,建立中西医结合的眼病治疗新范式,推动我国眼科诊疗水平的提升。
加杠网提示:文章来自网络,不代表本站观点。